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電影<大賣空>的財經解讀


  


 這部在2015年底上映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不但叫好又叫座,裡面用輕鬆詼諧的手法,深入淺出地呈現2008年金融海嘯的次貸危機,更是值得深入探討~

 相信許多投資朋友們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中都有跌過跤,俗話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我們務必在過去的失敗中記取教訓,才能在下一次的海嘯來臨時全身而退。當時全球都陷入金融風暴中,台股大盤更是從 2007年底的高點 9859 下殺至 2008 年底的低點3955,跌幅高達近 60%,這一切的起因竟是由於美國的次級房貸泡沫所造成,想不到吧!?  





台股在金融海嘯中跌幅高達60%!  資料來源:CMoney





壓垮脆弱金融體系的最後一根稻草 CDO 

 CDO是擔保債權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縮寫,是一種債務債券抵押產品,即把所有的抵押打包在一起,並且進行重新的包裝,再以產品的形式推放到市場。而這場危機的引爆點次級房貸,指的是房屋公司給那些信用記錄有問題的客戶貸款。這類客戶的收入較低或者信用有問題,銀行通常不願意給他們提供房屋貸款,次級房貸公司給這類客戶提供的貸款機會但貸款利 率往往很高。

  

 由於當時房地產市場一片看好,從上圖的美國1990-2011年房地產實際平均價格走勢圖不難看出房市的確在2007年以前都是大多頭的走勢,因此當時市場普遍樂觀相信房市會一直這樣漲上去。這樣的氛圍之下房貸公司也樂於借貸給信用不佳的客戶(不須擔保、職業及收入證明),即使客戶違約將房產收回幾乎可說是穩賺不賠,只要客戶不斷繳交利息則幾乎可說是零風險的固定收益商品,因此房貸公司將成千上萬筆的次級房貸抵押債券賣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再將此商品打包成看似穩賺不賠的CDO賣給投資人進行二次套利。

「金融原子彈」合成CDO
    金融業者的貪得無厭加上創意無限,將許多筆CDO打包起來,產生出由CDO變種(但不需要有實際的資產移轉)的結構性衍生性產品合成CDO(Synthetic CDO)合成CDO其實是一種對賭商品,針對其中的CDO合約做對賭,買方在這些CDO不違約的情況下可以定期收到賣方的保費(premium),但當CDO出現違約時賣方則獲得損失賠償。合成CDO原本是用作現貨商品的避險用,卻被金融業者切割、包裝、複雜化在裹上一層糖衣,說違約機率低還可穩定領配息,將之再賣給投資人,進行第三次套利。這樣的套利過程也將次級房貸的槓桿拉到上千倍的市場規模,一旦這些房貸違約,這些債務便如滾雪球般擴大在此推薦關於清楚解說次級房貸的動畫以及苦勞網的記者報導


   

金融海嘯對台灣的影響:


金融海嘯造成的影響是全球、全面性的經濟體系崩壞美國的幾家大型銀行相繼倒閉,市場早已出現恐慌性賣壓。當時台股從高點跌落,市值蒸發超過十兆台幣股民每人平均虧損達一百三十萬元台灣金融業也因投資許多美國金融商品而承受巨大虧損,全台更有高達一兆二千億元的資金投入連動債商品,連動債本身也是風險很高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卻被包裝成保本保息的糖衣毒藥,兜售給無辜的投資人,最後價值腰斬甚至無法贖回變成壁紙的案例比比皆是全球一片哀鴻遍野,不景氣的氛圍更讓台灣企業吹起一陣無薪假和裁員風波,因此說這場金融海嘯是全球大災難一點也不為過!



 

謹慎投資,聰明理財

這樣大的金融風暴,投資人要如何安然度過呢 了平日要了解自己的投資項目,慎選投資商品,不懂的東西不要碰之外;遇到大行情不好一定要勇於停損,發現外資、投信等法人和大戶相繼出走,就要壯士斷腕, 千萬不可向下攤平,否則可能落入越攤越平的窘境。另外片中的主角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相和機會,並勇於承擔別人的異樣眼光,和市場保持相反看法,最後也因此獲得巨額報酬,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


看完這部電影後讓大家一窺金融業的黑暗面,投資人務必睜大眼睛不要再相信不實的投資商品喔!

作者簡介:
Roger
    從事科技業,卻對社會經濟學充滿興趣;上班面對電腦螢幕,下班卻喜歡來杯咖啡啃書。對事物總是抱著好奇,同時熱愛學習,喜歡發掘賺錢的秘密,更喜歡捕捉生活的美好風景。歡迎你與我一起分享、追求豐盛富裕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